阅读历史 |

第四章 点拨(1 / 2)

加入书签

自打有了这个想法,宁卫民倒是很快就克服了心里的障碍。 毕竟是穿越人士。 来自后世的他更加的务实,不比这年头的人,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毛病。 身为孤儿的经历,也让他懂得生存比脸重要的道理。 所以对他来说,真正的问题只有值不值当一干而已。 而据他观察到的情况来看。 对比几十块月工资的人均收入,如今的废品价格可真不低。 一斤废纸就能卖七分钱,废铁一毛二,废塑料三毛,生铝八毛四,熟铝一块三毛五,黄杂铜两块八,紫杂铜三块八。 特别是可供回收的废品物资涵盖范围还相当广泛,有些后世完全无用的垃圾居然也能卖钱。 像肉骨头、橘子皮、烂布条、碎木头、碎玻璃、牙膏皮和废电池皆能变现。 而且正因为此时的人们太要脸儿,觉得干这个丢人,竞争者也少。 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捡破烂是不体面,可未必就比去国营大厂当正式产业工人挣得少。 更何况,他还看过一部有意思的时代剧呢。 里面的主人公,一个大杂院出身的穷小子。 从八十年代起,就是靠废品回收去捡漏儿,成为收藏大家的。 上辈子,他看那电视剧可上瘾了。 或许是因为他从事的行业与之贴近吧。 也或许因为他一样曾是个被人瞧不起的穷小子,代入感十足啊。 他看的时候,就总想着自己要有这样的机会,那该是多么的牛X闪电啊。 而现在再看看成为宁卫民自己,那人设简直跟电视剧里的主人公是一个模子啊。 时代一样…… 一穷二白的处境…… 同样住在前门楼子底下…… 家里还有个现成的高人康老头儿呢…… 除了没有那二百五一样的奇葩女朋友,和那莫名其妙的疯狗对头。 嘿!就没这么合适的了! 如果要再过三十年之后,还能有那部电视剧上映,他都敢起诉那剧组去。 哪儿能不经他同意,就把他的人生经历给剽窃成电视剧呀? 至少演员你总得换一个吧? 总不能找个还不如老子帅的呀。 对,就这么办! 英雄莫问出身! 天予不取,必遭天谴! 所以没多纠结,宁卫民就下定决心了,也要照方抓药去捡漏儿发大财。 可惜啊,对这个年代的一知半解,让他一不留神还是犯了老毛病了。 等真干上了,他才知道,哪儿有他想象得那么好啊。 第一,是能捡到的废品太少了。 要知道,这年代可真穷啊,人人都不富裕。 连政府都重视资源有效利用和无谓的消耗。 所以回收范围才这么广,定的废品价儿才这么高。 老百姓又不傻,谁自己个儿不把能卖的东西存着啊? 因此往往宁卫民掏十条胡同的铁皮垃圾桶,也未必能凑出卖几毛钱的东西来。 那电视剧里整个一误导,全给说反了。 什么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了,就没多少破烂可收啦。 屁!越穷,才越没东西呢。 第二呢,同样是因为资源有限,导致竞争也挺激烈。 扛着麻袋没干几天,宁卫民就发现了,其实捡破烂的人并不少,每个垃圾桶都有常驻军。 而这种专业人士,往往都是破衣拉撒的老头子,老太太。 他们还都推着一种拾垃圾的小车。 通常是用三个铁轮子,车身的主体就是一只柳条的垃圾筐。 什么铁钩子,木夹子,粗铅丝编的耙子,一干工具都挂车把手上带着。 刨出能卖的东西就放车里,非常方便。 由于那车拉动的声音在寂静的胡同里,分外鲜明响亮。 这种玩意,也被胡同里的孩子们谑称为“土坦克”。 而他一大小伙子,和这样明显是老无所依的老人争抢地盘,实在于心不忍。 更何况人无害虎心,虎还有伤人意呢。 有那么一次,他在着名的八大胡同之一——胭脂胡同掏垃圾桶的时候,就碰上横主儿了。 当时,他从垃圾桶里扒拉出几张沾满了油墨的牛皮纸来。 刚要往自己麻袋里装,忽然耳听身后有窸窣的声响。 一回头,见一个花白头发的瘦老婆子就站在他身后。 正用那双阴鸷的黄眼珠子狠狠地盯着他。 他再一看对方手里拿着个铁钩子,似乎有点明白了。 可就在要解释一番的时候,却不妨那糟老婆子已经先发制人的骂了起来。 “你个小兔崽子,谁让你来这儿的!这是老太太我的地盘儿!” “你他娘的,还不给我滚!再有下一次,我跟你没完!” 说着就举起了家伙,一钩子就把那些牛皮纸勾在地上了。 当时给宁卫民吓得魂飞魄散,撒丫子就跑啊,心都快停跳了。 可说真的,真不能怪他胆儿小。 关键这老太太那模样太凶了。 大眼珠子,长指甲,一脸沟壑纵横的干肉。 看着别说压过梅超风了,简直和恐怖片里的魑魅魍魉一模一样。 而且他在家附近捡破烂,那就得选在天黑之后。 这年头的胡同里那又是什么样的模样啊? 昏黑不堪,墙壁灰泥剥落,露出的都是坑坑凹凹像被人凿过的一块块青砖。 就这样的环境里,鬼气森然啊,再冒出这么一个黑山老妖似的老太太,谁能不胆寒? 不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就不错了。 所以自此之后,他觉得这行是真没法干了,愁得天天在家里唉声叹气。 更难过的是,连他自己都忍不住恨自己废物。 想想吧,能回到这个年代,是多么大的幸运啊。 可眼睁睁看着天赐的猴票,却没法尽情往自己怀里扒拉。 这又是多么大的折磨? 自诩有一身的本事吧,偏偏找不到丝毫用武之地。 好不容易实际操作一把,就连捡个破烂都这么失败。 这又是多么大的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