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9.七十九 湖畔(十)(1 / 2)

加入书签

“卫小玉和诗魂的遗憾?”李秀丽说:“首先我得能叫出他们来。这俩临时溢出区有自己的现身规则。我之前见到卫小玉, 都还是蹭了其他人的机会。至于诗魂,我威胁了一次要烧书,他出现过一次。之后我再威胁书精, 他也不出来了。唤他出来,需要会作诗, 反正我不会。你会吗?”

白鹤道:“会一些。但大约是达不到诗魂现身的标准。不过,不需要这么麻烦。”

“鬼怪类临时溢出区, 大部分本应在其人死亡的刹那出现,倏尔即散,像烈日下的一滴露珠,除非活人以剧烈的七情之炁供养、维持。

但活人塑造鬼魂的情况,也分两种。第一种,是死者本人的炁已经全部散光了,亲友以忆中的亡者本人的形象、性格、举止来塑造的, 完全无中生有,生造、酝酿出该‘鬼魂’。

第二种,亡者本人的记忆, 本人的炁,尚未完全散去,便被活人之炁所裹挟, 一同混合形成了‘鬼魂’。”

“卫小玉千年病逝前,游慎百年被处斩前,就已经名闻天下, 且死前均极不甘心。他们当是第二种, 虽然已经变成了‘现象’,变成了‘临时溢出区’,再也不是人类, 却到底保留了一些本人之炁,残留了部分记忆、性格、情感。”

“第二类‘鬼魂’,可以用他们生前寄托了相当浓烈情感,所以残留了一些本人之炁的特殊物品来召唤,绕过临时溢出区的规则判定。”

李秀丽恍然大悟,环视文昌阁:“这里是游慎的故居。会不会有游慎活着时留下的一些东西?”

“不大可能。当年游家九族被诛,游慎生前所有财物都被抄没,文昌阁更是被官兵付诸一炬。这座宅邸是他平反后,后人仰慕他,在原址上翻建的。”

少女思索片刻:“他活着时才名盖世。会不会有书法作品之类的东西存世?”

现代还有很多大书法家的作品真迹,千年尚且流传。

白鹤道:“有自然是有。但他大部分的书画作品或焚于火中,或流入官中、民间。加上他当年又是以‘诗词藏反意’等谋反的罪名被杀,很少有人敢收藏这些。继任的皇帝为他平反后,游慎的作品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到如今,堪称一字千金。真迹估计深藏在朱门贵府的府库里。”

“而且,召唤此类鬼魂,所需要的是有特殊感情寄托的物品。寻常作品,恐怕还不足够。”

李秀丽听到后一句,才勉强打消了听闻“府库”二字就开始有些无法无天的念头。皱着眉陷入了深思。

见她神色,白鹤笑道:“刘道友何必舍近求远?为何不去向郑善信一问呢?郑家手里大约是有一件游慎留下的,极其特殊的真迹。”

“姓郑的?”

白鹤点点头:“百年前,郑善信的祖先,是游慎父亲的大弟子,与游慎乃是至交好友。据说,游慎被处斩前,只有郑家的祖先冒着生命危险,去送了他最后一程。游慎死前,做了一首绝笔诗,将它送给了郑家人。此后近百年,无数爱诗心切的才子,上门恳求郑家人将这首游慎的绝笔真迹公诸于世。均遭郑家拒绝。”

“但如果事关游慎本人,想必郑家会通融一二。”

这日,因随师游学江南,而暂居在表亲方家的小郑,接到了门人的通传,说是有人找他,称是白鹤道士。

小郑匆忙而出,走入拐角的僻静小巷子,面上显一抹惊喜之色:“白鹤道长......刘小姐。”

他本以为是白鹤道长有事找他,却没成想,站在道士身旁的,竟是那位刘小姐。

李秀丽打量他,主动问:“你叫什么名字?”

这是几次匆匆相见中,她头一次正眼看他,还主动问他的名字,而不是“姓郑”的。

小郑敛衣正容,道:“在下单名为‘端’,字中直。”

少女咳嗽一声,略客气地拱拱手:“郑端,我要向你借一样宝物。你家是不是有游慎的绝笔诗?”

郑端道:“确有此物。但父祖有言在先,若非游家后人或者卫小玉显魂索要,不可外展。”

但众所周知,游家已经断了血脉。而卫小玉的传说,在数日前的那个晚上之前,郑端一直只当这是虚无缥缈的传说。

“如果是游慎本人需要呢?”

郑端微微一懵,随即反应过来,既然卫小玉的鬼魂当真存世,孙翠兰的厉鬼也确有其事,那诗魂的传说,怎么就不是真的?

他近前一步,急切道:“二位见到了游慎的鬼魂?”

李秀丽点点头:“我见到了。就在文昌阁里。”

“文昌阁......”

见他神色怔怔,李秀丽道:“我发誓,我真的见到了。但是想要他再度现身,需要借这首诗。如果你家愿意借,让你家人带过来,或者寄过来,需要多久?”

郑端说:“我已将它带到江南,就在这里。”

“啊??”李秀丽吃了一惊。

郑端让他们稍等,很快就回府取来了一个小小的香囊,道:“我相信白鹤道长与刘小姐说的话,故此直言相告:这首诗的形态很是特殊。世人都说我们郑家藏诗不言,将一首可以留名诗史的佳作掩藏了,是自私。但,其实,连我们家人都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