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章 隆夏伯爵(2 / 3)

加入书签

这~这是隆夏城?没有城墙!”亚特呆住了。

经过那道盘查森严的峡谷高墙关口后,视野突然开阔,比亚特站立的峡谷高墙地势稍低的地方有一片平整广袤的山顶平塬(非平原),几条溪流从北侧地势稍高的山区中流向隆夏城汇聚成一条河流,溪流河道两岸的缓坡土地上的葡萄架上挂满了刚刚抽梢的绿色嫩芽,三三两两的农人点缀其中。

这里与走过的山路沿途那些逼狭的山间谷地和重峦叠嶂的山峰沟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若是不亲眼看到亚特还真难想象在山巅会有这样一片被上帝削顶的地方。

更让亚特惊奇的是那座居于平塬之中的隆夏城居然是一座没有城墙包围的城池,在这个无墙不城的时代,这是难以想象的。

隆夏城没有城墙,那就不方便描述它的城周大小,反正从这个角度看上去隆夏城就是由一片片高低不一的建筑错落而成的聚集区,粗略估计有蒂涅茨城的四五倍大小,但肯定没有贝桑松、卢塞斯恩这样的城池大,甚至连索恩城也是远不及的。

这也难怪,隆夏城周边虽然也有广袤的塬地,但看得出来适合耕种的土地也就是溪流河道两边为数不多的部分,况且对于整个隆夏领而言领民们大都散居在三个郡境零散的聚落中,没有大片土地作为纽带,人是很难聚集一处的。

在城市的南部地区有座大军营,军营又上百顶大小不一的营帐组成,军营四周有低矮的栅栏,这算是隆夏城唯一的有“围墙”的区域了。

高尔文一幅见怪不怪的样子,“隆夏城确实是少有的无墙之城,不过要说无墙也不全对,进出隆夏城的通道只有两条,分别是南北两条山道。你刚才也看见那座峡谷高墙了,只要将关口大门一闭再派百十个弓弩手坚守墙头,管你来多少敌人都别想靠近隆夏城。”

“至于四周那些所谓的山间小道,恐怕也只有猎人和野兽敢行走。况且隆夏的军队不是吃草的,历代隆夏统治者都坚信军队是最坚固的城墙,你一会儿就能感受到隆夏山民的尚武风气。”

“走。”

高尔文跟着两个居前引路的守卫士兵朝隆夏城走去......

高尔文男爵口中的隆夏山民尚武之风并非夸张,从进入山区以来沿途所见所闻已经让亚特深有体会。

通常而言,作为统治者的领主们是不会容许领地普通领民拥有武器的,那怕是镰刀斧头这样的铁制农具很多领主也都会牢牢把控在自己的手中。

这是可以理解的,若领民手里都有了武器,那靠着剥削领民的领主就该寝食难安了。

不过这种情况在隆夏地区却大相径庭,一路走来沿途所见的大多数青壮男人腰间都插着一柄短刀或短剑,那怕是在山间土地中挖土除草的农夫也都不乏刀斧傍身之人,领民们黢黑粗糙的外表下处处透着剽悍。

而且隆夏领还有一项特殊的法令,在其它地方狩猎权都是归领主独享的,除了少数获准的猎户能狩猎为数不多种类的野物外,普通平民是不敢在领主的山林里狩猎的。

不过隆夏领刚好相反,自弗兰德继承爵位之后再三鼓励领民们自行进山狩猎,捕获的猎物只需要象征性的缴纳极少部分作为税赋,而且他还严令领民们在每年的狩猎季必须举行一次“群猎”,各级领主必须亲自率领领地领民进山围捕。

这点亚特也想到了,他也允许山谷男爵领领民进山捕猎,但山谷土地充足,领民们靠土地就能生存,所以大多数人对充满危险的狩猎活动并不怎么感兴趣,也就守备军团的农兵经常在巴斯的率领下进山狩猎为军队供给肉食。

“老爷,这些人怎么都直瞪瞪的盯着我们?”罗恩轻声嘀咕了一句。

从城郊散布的民房进入隆夏城后,沿途遇到的城市领民都聚集在道路两旁警惕地看着这群骑马挎剑的陌生人,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亚特能想象若是突然有人下令攻击自己一行人,那些腰间别着短刀短剑的家伙一定敢扑上来。

亚特没有回答罗恩的疑惑,他的眼睛盯着路边几个缺胳膊断腿满面伤疤的中年男人轻声对高尔文问道:“岳父大人,那些家伙是干什么的?”

高尔文看了一眼那群人,低声回答:“那些都是弗兰德佣兵军团的伤退老兵,隆夏城里有很多这样的伤兵,他们都是跟着弗兰德历经战阵的老兵,这些人重伤退出后被安置到城中居住。他们大都积蓄了不少的军饷,而且隆夏城里有一座长老院专门安置这些有战功的老兵,他们享受着很高的礼遇,长老院的长老能够参与领地统治和军队战斗的。”

亚特听完很是震惊,看来隆夏确实是一片以军为荣的地方,他甚至怀疑这个弗兰德伯爵是不是同自己一样有特殊的身份。

就这样在隆夏城领民的注视下一行人别别扭扭地穿过了市区来到了城中心的隆夏伯爵府。

隆夏伯爵府让亚特改变了对伯爵府邸这个词的认识。在他的记忆中伯爵府邸是奢华、精致和权势的象征,且不说占据富庶地带的伦巴第伯爵们豪华的府邸宫殿,就算勃艮第伯国的那些伯爵府邸也都是占地宽阔、围墙高耸,其中花园错落有致、院落鳞次栉比,供伯爵及亲眷居住的内宅更是异常奢豪。

不过上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